到达京都(1 / 2)

第083章:到达京都

穿褂子的年轻人看着自己拿出来的饼子卷大葱就有点难以下嘴了, “大哥, 你们这拌粉用的那是什么酱啊?俺闻着咋这么香哩?”

叶有华这边还没有说话, 对面坐窗口的那位青年就冷笑了一声, 也不知道是穿褂子的年轻人哪句话不对头了。

“我看你们这拌粉确实是挺香的, 我今天也没有带什么热乎吃的, 能不能跟你们换一份?”青年看来也觉得这拌粉不错, 嘴里说是要换一份,但其实是准备要把钱塞过来。

叶有华还没有说话,身边坐着的荣亮就抢着开口了, “成啊,我看着还有哩,就跟你换一份吧, 你的搪瓷缸子给我, 给你拌一份。”

于是叶有华就眼睁睁的看着荣亮接过对方的搪瓷缸子递给荣军,让荣军给对方装了满满一份拌粉, 又悄悄的从桌子底下把钱给收了, 不露痕迹的塞给了叶有华, “有华叔, 给, 把昨天花的钱先给补上一点。”

然后又目光炯炯的看着其他几位, “我们还有,你们也要吗?”昨晚上是连今天晚上的晚餐一起泡好了的,荣亮这是想着能卖就先卖呗, 大不了用热水再泡一些粉条好了。

“出门在外, 大家互相照应嘛。”荣亮怕叶有华不高兴,又冲叶有华讨笑了笑,其实他卖来的钱也是给了叶有华用来填补餐费的,只不过,在火车卖吃食有点不妥当。

也不知道是不是拌粉确实很香,不光是窗口青年买了一份拌粉,就连军/衣小哥跟中年人也都悄声买了一份,给钱也是悄悄给的,毕竟现在不允许私下交易。

荣亮问明白了吃不吃辣之后又让荣军给每个人的搪瓷缸子给装得满满的,反正他们这一路上带着的红薯粉跟土豆粉不少呢,够吃的。

穿褂子的年轻人看的目瞪口呆,看着这一排大家都在吃拌粉,他旁边的军/衣小哥还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个白煮蛋剥了一起吃着,吃得香着哩,只有自己是饼子卷大葱,原本很是喜欢吃的大葱好似也变得不好吃起来了。

他就朝着荣亮笑,“小兄弟,你们这个拌粉还有不?”

“有啊,怎么?你也想换一份?”荣亮吃得正香,不过有生意来贴补伙食费嘛,那就先做生意好了,他一抹嘴就准备叫荣军忙开了。

穿褂子的年轻人就一直笑呵呵的模样,“你看,要不,俺拿饼子卷大葱跟你换成不?”

“不是不行,就是你那个大葱的那个辛冲味我们吃不惯啊?”荣亮就有点皱眉头,生嚼大葱的那股辛味冲的很,他们哪里吃得惯啊。

不过既然人家都开口了他也不能把人给晾着了,“不然你拿饼子跟我们换?大葱我们实在是吃不惯。”

“要不俺拿个大饼跟你换点辣椒酱?”穿褂子的年轻人看了看大家吃得那个香,还是想拿点东西换换口味,他看起来憨憨的,但是做事情真的不憨。

荣亮犹犹豫豫的应下了,“成吧,不过我们这可是特制的肉酱,不能换太多啊。”最后这几句话的声音放的低低的,对方也心神领会。

荣亮就用两调羹辣椒肉酱换了个饼子回来,一咬,我去,怎么这么硬实啊?腮帮子都嚼得酸了,也才吃完了这一小口,他连忙给放到了一边,“哎,不是我说吧,你这饼子也太有嚼劲了。”

穿褂子的年轻人还是憨憨的笑,“俺家婆娘给做的,做的实在。”

荣亮还真没吃过这么结实的饼子,老门山煮饭会加很多东西,什么玉米粒、胡萝卜粒、白萝卜粒、蘑菇粒、红薯块、菜干等等,但都是煮的软和好入口的,面食以前做煎饼子也没有这么硬邦邦的饼子,后来学会了做粉条,大多数都是做粉条再煮着吃,那也是软和的,就是做面饼那也是要发酵的,做出来的面饼也没有这么硬实。

穿褂子的年轻人把卷饼涂了肉酱,卷着大葱大口大口的吃得香甜,就是那声音响了一点,嘴里卡擦卡擦的嚼着大葱。

军/衣小哥还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面不改色的吃着自己那份拌粉,窗口的青年那眉头是蹙了又蹙,几次都看着穿褂子的年轻人想要说话,不过都是忍住了没有出声。

等他好容易把自己那份拌粉吃完了就赶紧的起身去洗搪瓷缸子。

这边荣亮也吃完了,就着烫过粉的热水把搪瓷缸子给洗干净了,收起搪瓷缸子就赶紧从行李袋里摸出一把红薯粉往竹筒里塞,亏得这竹筒又宽又长,可以好好给他用来泡粉条。

另一边荣军也已经吃完了,也忙着把粉条塞在另一个竹筒里,塞好了粉条他跟荣亮就抱着两个竹筒去加开水,把盖子塞紧了就拎回来靠着车壁放着,还拿行李袋子出来挡了挡,确保这两个竹筒不会打翻才直起身来。

“俺看你们这还样挺方便的啊。”穿褂子的年轻人看的入了神,“这粉条泡多久能好啊?”

“不耽搁吃夜饭。”荣亮看这个穿褂子的年轻人还挺爱说话的,干脆就陪他聊了几句,这一聊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穿褂子的年轻人先是很痛快的报了姓名,说自己叫李大柱,家里人都叫他柱子,家在沈市下头一个叫前进公社的自余生产大队的社员,这回搭火车去京都是有出来做工的同乡发信回去说是在京都的一个老乡缺人,叫了他去帮忙的。

“俺想着京都是大城市,首都哩,就是那工不咋地,去京都看看也不错。俺就来沈市搭火车了,可别说,还真远哩。”柱子说话就是一股子的碴子味。

这些话荣亮也算是能听懂,叶有华带出来的这几个小伙子,都是是高中毕业生,初中开始老师讲课就是讲着有点乡味的普通话,他们说普通话可能说的不怎么好,也带着乡音,但是听普通话却是完全没有问题,东北话虽然有股子碴子味,听起来跟普通话还是很像的。

荣亮跟柱子聊天他也没怎么说话,偶尔附和一句,不过柱子倒是越说越起劲,“荣亮兄弟,俺看你年纪小哩,咋也跟着出来跑?”

“跟着长辈出来见见世面。”荣亮淡淡一笑,“我年纪也不小啦,都有儿子了。”

老门山的人成家都成的早,荣亮虽然因为第一门亲事出了波折导致比老门山很多年轻人成家时间晚了一年,但是这会他才刚刚二十岁的年纪。

虽然老门山平时很辛苦,累的很,可他年轻扛得住,看起来还是个年轻人,并不显老。

柱子一听他说自己个有儿子了也高兴呢,连忙说起自家来,“俺也有儿子,俺婆娘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然后就把他那宝贝儿子给仔仔细细的夸赞了一番,荣亮只听着柱子吹嘘自己的儿子却没有说话,他的儿子还在媳妇肚子里呢,吹嘘不起来啊。

别管荣亮怎么想的,反正柱子跟荣亮是越聊越觉得聊得来,聊着聊着就想换位置跟他坐一块聊,觉得这样才聊得痛快。

他也很能看明白事情,知道叶有华才是跟荣亮一队的,就站起来要跟叶有华换座位。

荣亮看的目瞪口呆:我做什么了?我就听一听你说话啊,怎么就聊得很痛快了?

反正柱子是很不客气的就站起来让出了位置等着叶有华让位了。

叶有华扫了荣亮一眼,荣亮眼巴巴的看着他,希望他别换座位,柱子坐在对面就聊得这么兴起了,坐一块他不得耳朵都要听得起茧了?

叶有华又看了一眼柱子,即便是站着也嘴里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说的兴起唾沫都喷了出来。

看来这就是个愣子,他也没有耽搁,直接收拾东西换到了对面。

叶有华长得比柱子结实,军/衣小哥跟窗口的青年还给他让出了一点位置。

对面荣亮一脸无奈的听着柱子叽里呱啦的一顿说,都不必他附和太多,柱子就能从他家儿子说完转到他家婆娘家,然后又是某个还算是有点故事的远亲,连隔壁大队的下乡的那一群有点什么事情发生的也给说了。

叶有华听而不闻的继续翻着书,坐窗口的青年就敲了敲桌子问他,“开下窗没问题吧?”

“开吧。”叶有华也想开窗呼吸一下外头的新鲜空气,车厢里大家陆陆续续的吃完饭,不知道闷着什么味道,混合在一起闻着令人有点头晕,确实是需要开窗透透气。

青年就等着他这一句了,一听他同意就刷的一下把窗户拉开了,“可算是能开窗了。”

等窗户开了,青年又问能不能吸根烟,叶有华自己也是吸烟的,不在意烟味什么的,“您随意。”

柱子那边正聊得热乎,也没在意这边青年吸烟的事,看来是聊天使他忘却了这些不舒服的感觉。

大概是坐车无聊,也可能是青年看叶有华比较顺眼,就跟他说起话来,“你们那个辣椒酱做得挺香的。”

“加了肉酱用热油炸过的,吃起来就香一些。”叶有华随口答了一句,他正看到第四卷,《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一小节里有几个问题他琢磨了好久,每看一次就会重新想一遍。

青年也没在意他的漫不经心,难得他吃到味道不错的辣椒酱,耐心很好,“我说呢,油炸过的确实是会香许多。这个辣椒酱做起来麻烦吗?能量产吗?”本来是想问有没有多的,不过刚刚看到了也就是一个大号罐子的,肯定带的不多,就惋惜的放弃了。

到底舍不得难得碰到的合口味的辣椒酱,想着对面那个聊天时也说了是出来推销东西的他也就多问了一句。

量产两个字吸引住了叶有华,他干脆合上书,认真的问对方,“你觉得这辣椒酱真不错?适合量产销售?”

卖什么都是卖,如果辣椒酱里面有商机,卖辣椒酱也不是不行呀。

“你们的辣椒酱又香又辣还有肉味,我觉得要是能量产肯定行,出门在外的人带一瓶很抵用。”青年实话实说,他是很看好的,别的辣椒酱他吃过的,也就有个辣味,没有这种香,拌着粉条吃更是香的很。

叶有华还真没有想到辣椒酱也有商机,“你觉得辣椒酱要是量产没问题,销路好找吗?”叶有华觉得量产这是小事情,关键是销路,“咱们老门山的腊肉味道也挺好的,但销路不好找。”

“腊肉?老门山的腊肉?是你们的?”青年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听到老门山的腊肉,在沈市呆的这段时间,也就这个老门山腊肉合他的口味了,可惜他吃到的时候市面上已经没有什么货了,吃得不过瘾,“看不出来啊,你们老门山好东西不少啊。”

“自我介绍一下,沈措,沈市的沈,措手不及的措。”青年主动伸手跟叶有华握手,“你们挺厉害啊!”

“叶有华,树叶的叶,有空的有,华夏的华。”叶有华跟他握了下手。

沈措难得面带笑意,“我看到腊肉上面的标签有你们老门山的地址,挺远的啊,一南一北,几千里路呢,你们还跑这里来了?”

“要找销路,就得跑远点。”腊肉上的标签是朱娇娇提议的,有老门山的标志,有配料及生产日期等东西,还有老门山的地址。

朱娇娇还惋惜过老门山没有电话,她觉得有个电话做买卖会更顺一些,但是牵一条电话线不光是成本高的问题,关键是排队都还轮不到老门山。

水库修了几年了,也没把电话线牵进来,看样子还得继续排着。

“我吃过你们老门山的腊肉,不肥腻也不干柴,吃起来满口香,外观也很不错,真正色香味俱全。”沈措对于老门山腊肉那是赞不绝口。

叶有华也听得很高兴,“老方子做的,味道还行。”

这两个人就低声聊了起来,难得碰到一个这么赞赏老门山出产的人,叶有华也散发了一点热情。

沈措知道他们去京都是为了推销他们的腊肉就提了个建议,“蒸一点熟品让人家尝一尝,还有一个你们的辣椒酱也可以拌点粉给人试试味,吃过了肯定就感兴趣了。”

叶有华自己也是这样想的,送一大堆的生腊肉上门也不如一份熟品让人家试个味,试了味道人家要是还是不愿意接,那他们也只能放弃了。

这一聊倒是越聊越投机了,沈措还给叶有华留了地址,“我恍惚记得有个朋友家有亲戚是管着哪个单位采购的事,我回去问一问,你到时候在西直门那边忙完了就过来找我,我替你引荐引荐。”

“这样太麻烦你了,西直门那边也是有熟人的关系在的,你这边不必麻烦了。”叶有华难得碰到一个聊得来的,不大想牵扯到利益关系。

沈措就把写好的地址塞给他,“想哪里去了?我是觉得你们老门山的东西确实是好,要是我们那边也卖你们老门山的东西,以后我自己想吃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