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她,还单纯地认为她只要能弄到足够的医药费和生活费,就能离开那个窒息的家庭,去和母亲一起生活。
二十四岁的她,已经太清楚了,她和刘琼芳之间隔着的,从来不只是钱。
话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前后矛盾,或许会让她言语的可信度下降。但是这是没办法的,总比在一个注定会失败的计划上一条道走到黑强吧。
每个人,都有妈妈。
每个人,都该听妈妈的话。
上一世,她再苦再难也都好好地做到了。
这一世,该刘琼芳了。
第147章
小孩子, 没有力量。
这里的力量,并不单纯指体力,钱财。
更多的是指……知识。
人, 不能生而知之。大多数的人从无知开始, 一边生活, 一边学习, 一边犯错,一边纠正, 而后一晃眼,已经几十岁。
而最有意思的是,有些最该在一开始就去学到去知晓的事情, 偏偏无处教授无人告知, 直让人在混沌的矛盾中痛苦挣扎, 自我质疑难以求解,如此往复数年, 数十年,才得以窥得一丝若早些知晓就能免去多年苦楚的知识。
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
人是复杂的, 多面的, 不会因为被人生的经历赋予了某个称谓, 就一下子变得伟大无私拥有真挚的情感。
感受不到的爱为什么一定要求,掺了毒药的糖为什么一定要吃, 世界上只有那么一份爱, 那么一点糖了么?
……
很多的知识,并不复杂,只是小孩子的知识和眼界都不够。
主流倡导的就是父爱的隐忍深厚, 母爱的无私伟大,比起质疑亲近的人为什么没能符合社会的主流, 无知的孩童果然还是会第一时间先选择质疑自己。
一定是自己不够好,一定是自己错了……
当然,有一天,他们会成长到足以勘破道义之下的个体差异,只是那个时候看得再分明,也无法回头捞起幼年痛苦岁月里的自己。